我要投稿如果你有好的文章,欢迎分享给我们,我们会给与适当的补贴

Tag: 移民

移民加拿大有哪些靠谱项目

从读书到工作,经历过很多挫折,也收获和成长了很多,看到了很多人的来来往往,也被很多人询问如何移民加拿大。其实我一开始也很迷惘,毕业了之后,想是不是真的要留在加拿大,考虑了国内的房价、环境、以后小孩的教育,以及加拿大这边的种种对人的尊重,物价,食品安全等等,还是决定留下来。
Read More

移民路在何方:挤破头却最终沦为低收入?

移民之路,漫长而迷惘。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,移民的生活这又是怎么样的呢?最新研究数据反应了现在多伦多种族和收入的一个统计,不得不承认,白人多数都是有钱人,而加拿大的华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富有,甚至很多人都被标上了“低收入群体”这个标签。   结合2016年的人口普查,来自多伦多大学的教授David Hulchanski和他的研究团队制作出了一套新的统计表格,反应出了社会收入不平等,而歧视在不平等中发挥的作用使研究人员都感到惊讶。“这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夸张,”Hulchanski在接受采访时说到。 收入VS.族群 这系列表格的名字叫做“全球化中的城市贫困和隔离。”据统计,在多伦多人口普查中,48%的人属于低收入群体,平均税前收入为$32,000。在低收入群体中,68%居民为少数族裔,31%为白人。 与城市的人口比例相比较很能说明问题,低收入群体在该种族城市人口比例中占比过大。比如,黑人群体,多伦多人口只占了9%,但是在低收入群体中占比为13%。 高收入人群又是另一种景象。多伦多高收入人群占比有23%,平均年收入税前有$102,000。白人大比例领先,73%的高收入人群都是白人,远超过多伦多白人占比49%这个数字,说的明白一些,虽然多伦多白人只有差不多一半,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。在高收入群体中,黑人只有3%。 再看一下对于华人的统计,据16年人口普查统计,多伦多华人有299,500,占了整个城市人口的11%。其中低收入华人有177,840,占了华人群体的59%,占多伦多13%;中收入人群有75,700人,占多伦多10%;高收入群体仅有45,440,占多伦多人口8%。 Hulchanski补充到:“钱可以购买选择权。有钱的人有更多的选择,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高收入社区白人居民很多。” 低收入群体也有选择的问题。一些少数族裔喜欢住在社区数较多的地方,这样可以让购物,文化交流,宗教服务更为便捷,完整和轻松,愉悦。 教育VS.收入 移民VS.收入 加拿大的歧视问题并没有美国那么严重,但是我们面对这个问题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,Hulchanski说到。 当我们把教育,人口和收入拿在一起对比时,便能找到歧视问题的一些线索。 Hulchanski与团队一起总结了教育和收入的占比图。非常让人惊讶的是!低收入人口中,25%的人是有大学学位的,25%的人是从学院毕业。然而加在一起拿到大学和学院文凭的人竟占了低收入群体50%之多,平均工资每年仅有$32,000。Hulchanski表示:“这不科学,除非是因为歧视问题。” 另一个让教授担忧的数据是,低收入中57%是移民人口,高收入中仅有31%是移民人口。 多伦多两极分化严重,低与高收入群体都在日益增加,而中间人口在逐渐减少。这种趋势要追溯到90年代,省级与联邦政府,转移资助和减少了社会援助,伴随着减税,住房成本上升和高薪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消失,使得趋势逐渐突显出来。 Hulchanski认为,政府的政策导致了两级分化,只有政府政策可以扭转这种局面。“这种局面还要持续多久?目前还未看到改观。”
Read More

PEQ,带你看清这一捷径

最近对PEQ还是很有兴趣的,所以整体来说我准备好好的挖掘一下。本文是转载+修改。 最近PEQ的讨论又热烈起来了,感觉就是这个项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阵高潮,而大家集中的焦点也就是这么几个问题: PEQ难不难拿到身份,有没有风险, 法语好不好学 选什么专业比较好,之后就业怎么样 那么,以下就我所了解的情况,和身边朋友的经历,做一个简单的总结,为新朋友提供一些参考,算是抛砖引玉的,以下除非引用,均只代表个人观点,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,不喜勿喷 本文缩写:PEQ:魁北克经验类移民快速通道;MIDI:魁省移民局;CIC:联邦移民部;CAQ:魁省学签(就当是意译吧);CSQ:魁省提名 了解魁北克 了解PEQ的前提,我觉得有必要先了解下,魁北克省。而且这也会是你了解PEQ以及以后要生活得地方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对我来说魁北克是一个奇怪的存在。这是一个法语是官方语言的地方,但是却是在加拿大的腹地,五大湖的出口。所以英语也是必须的。所以在魁北克,双语就变得很有必要。而对于中国人来说,既要学会法语,又要学会英语,成为不小的挑战。 整体来说,蒙特利尔也好,魁北克也好,经济并不是很好。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移民政策相对比较的容易的原因,年轻人更愿意去不远的多伦多,或者美国。本地的经济也不见起色。 PEQ概述 PEQ,Programme de l’expérience québécoise,翻译过来就是魁北克经验类项目。那么这里要说的有几点: 首先,这个是快速处理项目,按照MIDI(魁省移民局)的官方宣称,这个项目在申请者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,会在收到材料的20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发放CSQ(就是省提名),如果申请者法语符合要求,可以最多提前半年申请,建立档案,在档案建立之后的6个月内补齐资料即可即时发放CSQ。注意,这里的“20个工作日”和“即时”均指MIDI确认收到材料后,而不是你寄出去的那天起,也不是你寄给移民局的快递到达的那天起,所以也许你最多可能要等待一个半月才会拿到CSQ,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在确认自己能顺利毕业的前提下,提前提交申请,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。 其次,这个项目其实是有两个Branch的,一个是本地毕业的国际学生,另一个是1年以上本地0AB类工作经验的人,关于这第二者,个人认为最合适的是那些博士后们,至于什么是0AB类工作,请参考以下链接CNP分类。本文若不特别提及,均指第一个Branch,也就是Québec Graduate。 再次,这个是所谓的快速移民项目,那么如果这个突然被取消了,这几年会不会就完全浪费了?我个人理解不是这样的。因为大家只看到快速移民项目,会经常忽略魁省每年是有常规技术类移民的(至少16年MIDI公布的计划是这样的,技术移民发放CSQ共29000-32000人,其中Asia的指标有6700-7400,参考链接:http://www.midi.gouv.qc.ca/publications/fr/planification/Plan-immigration-2016.pdf,P11),这个普通的技术移民到目前为止是先到先得的打分制,但据说移民局打算改掉先到先得这条,而参考联邦的办法,不过新的具体方案目前还未出炉。同时,在魁省移民局的网上还会提到,魁北克移民与联邦的移民是不冲突的,如果你认为你两方都符合,你可以两方都申请的(这句话是我以前无意看到的,我无心重新翻出来这句话的出处,但鉴于在本帖中没有给出具体出处,所以仅供参考,本人不负责真实性),所以就算PEQ取消了,我只能说大家的机会会少一些,但并非完全没希望。 最后,关于PEQ取消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其实争论很久了,但就目前看来,我个人认为魁省移民局对这个现行的政策还算比较满意,以后有可能会小幅度调整,但短期内取消的概率应该不大。 (强调:仅代表个人意见,不代表任何政策承诺和官方观点!!!) 选择PEQ or not 2.1 PEQ的优势 优势很简单,就是快速,没有名额限制,门槛低(这里主要指对大多数人都很陌生的法语),利于移民(只要满足要求都会发CSQ,通过率100%) 2.2
Read More

加拿大护理专业到底有多紧缺?

护理专业这几年在加拿大还算比较紧缺的专业,但是到底有多门紧缺呢,这里我也不好说,娃哈哈。 不过我是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因为紧缺就谁都可以上,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。整篇文章是根绝网络上的信息汇总的,如果您有任何的建议,请留言和我们更新。 就业前景 BC省护士就业前景 根据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的资料,到2014年3个需求量最大的的职业中,和护理(护士)有关的就占了两个,居第一位的IN-HomeNurse 和居第二位的Nurse Practitioner(工作性质在护士和医生之间的康复护士,主要工作在恢复健康为目的老人院等机构)。(第三位的是Programmer/ Analyst, 相信这让众多计算机DX们会有几分欣慰吧)。 BC省目前对护士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 ● BC省护士少。 ● 随着BC省人口不断增加,对护士的需求与日俱增。 ● 人口老龄化,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护理。 护士主要供给当地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,由五个地区性医疗机构及一个省级医疗机构负责,还包括其它一些家政服务及家庭护理机构。 BCGOV2002年3月针对该省护士的需求及改善护士工作条件颁发了一项护士文件。允许招收没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及国外护士。GOV联合CRNBC一起负责注册护士工作。 职称的分类(Type of position in Nursing System ): Type of position
Read More

是什么原因让你继续留在国外生活?

我并不像抹黑什么,也无意显示自己的高大上,这文章却正好说明了我朝的一些现状,也许我无法改变什么,也不应该去过多的指手画脚,但是这一切,我都看在眼里。只是,什么时候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加开放的中国,更加自信的中国,对于同胞更加友善。这才是我的故乡。不知道你是否赞同,希望可以听到你的声音。 转载于萝卜网
Read More

中国留学生申经验类移民 低薪遭踢走

在网上看到,我想这个和大家分享下是应该的,其实我觉得在加拿大,很多时候,都很注重合理性,就好像你是Store mananger,但是你的工资却在2,000以下,这个合理吗?这个和个人或者公司报税是一个道理。当然,如果你有什么看法,也欢迎和我一起讨论吧.
Read More

经验类移民一枝独秀 逆势增5成

  移民部公布2011年全年的移民统计,总抵?人数比前一年下跌逾一成,是三年以来最低,而中国移民人数持续下跌至不足2.9万人,比高峰期2005年的逾4.2万,下跌超过三成。另一方面,2011年中国留学生增幅逾两成,以超过2万名的总数继续稳坐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地。  CEC明年增至1万名 此外,2011年整体移民人数都减少,只有“加拿大经验类别”(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,简称CEC)在一片跌势中「一枝独秀」,以53.8%的增幅成为吸纳移民人数增加最多的移民类别。而移民部昨日宣布2013年扩大CEC的名额至1万名,比2011年的统计数字再扩逾六成。 移民部昨日向国会提交的2012年移民年度报告,移民部计划在2013年共吸纳24万至26.5万名移民,但这个数字并不是历史上最高的,即使是26.5万的最高吸纳目标仍比2010大选年的28.0691万名抵加移民少了1.5万余人。而2011年的移民总数更比2010年下跌11.4%,成为三年来最低。 移民来源 菲连续三年称冠 在移民来源国方面,菲律宾持续第三年称冠,去年比2005年的吸纳人数升99.7%,相对下,以往一直是最大来源国的中国及印度,则仍未「止跌」。中国抵?移民人数的最高峰为2005年,共吸纳了42,292人,但到了2011年,则只有28,696人,跌幅高达32.1%。而印度同期的跌幅也有24.7%。 企业移民锐减35.1% 在2011年抵加各移民类别中,除难民外,其他两大类别总数均下滑——家庭团聚类移民比上年减少6.3%,经济移民总数亦比2010年下跌16.5%,其中企业移民锐减35.1%,成为跌幅最大的经济移民类别;紧随其後的是自雇类移民,下跌30.2%;技术移民亦大幅缩水逾两成半。 加拿大经验及省推荐移民成为唯二呈现上涨趋势的类别,经验类移民从2009年的2,545人增至2011年的6,027人,年增幅达53.8%,成为吸纳移民人数增加最多的移民类别,省推荐移民的增长幅度亦达5.5%。 移民部2013年移民目标显示,经验类移民将继续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”,移民部预计明年将接收1万名通过经验类申请的移民,比2011年的该类别移民总数增长65.9%。 另外,2011年留学生总数达98,383名,比上年略增3.3%。其中,中国留学生共21,814人,年增幅23.1%,占留学生总数的约22.2%,继续稳坐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地;紧随其後的是印度、韩国及法国,但韩、法两国留学生人数已较上年下跌,韩国跌幅达21.8%,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9.1%。 不过,以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,将来透过CEC移民的中国人,仍有希望。 反常未详列明年各类移民目标 此外,移民部昨日公布的2013年移民目标,只简单区分联邦及魁省两大类的移民吸纳人数,而并非如以往移民部的传统,在公布年度报告时,详细列出翌年各类移民的吸纳目标。 对此,移民部发言人帕夫利奇(Alexis Pavlich)说,各个类别的细节数字,会在稍後公布,而对於为何「打破传统」,她则没有回应。 料明年技术移民仅1万人 而移民律师李克伦(Richard Kurland)指出,在总吸纳人数未超过前一年的情况下,移民部很可能是减了联邦技术移民的名额,才能增加CEC名额。他预计明年联邦技术移民的名额应只有一万人。
Read More